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科竞赛 >> 正文

关于举办第一届盐城工学院力学创新创意竞赛的通知

作者: 刘振建   审核人: 李富荣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11-03


各工科院系: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在实现国家创新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力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增进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开展力学科普活动是一条有效途径。为备战第六届江苏省力学创新创意竞赛,经研究,定于202512月下旬举行第一届盐城工学院力学创新创意竞赛根据《金沙2004线路检测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课程成果认定办法》(盐工土木〔202518号),本赛事参赛作品可作为《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课程成绩认定成果(综合实践类创意设计作品)。

本届竞赛由盐城工学院教务处主办,土木学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理工科已修工程力学、建筑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的各工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可跨年级、跨专业自由组队,但人数不得超过3人。

二、竞赛安排

(一)竞赛内容

探究工程实践、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与力学相关的现象和问题,通过现象描述、合理简化、力学建模,利用力学原理和力学概念,采用分析、实验、计算等方式对其力学本质进行阐述、解释和论证,撰写微型论文,要求突出生活性、工程性和科学性。注重趣味性、科普性和文化性。

(二)竞赛方式

本次竞赛以撰写力学微文的形式进行。微文作品要求:

1)微文要求短小精炼、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可包含图片、视频、软件、app应用等附件。正文篇幅控制在4000字以内,要求详见附件1,同时需要提交论文独创性声明,见附件2

2)参赛作品为原创作品,不涉及他人版权,且未曾公开发表,严禁冒用他人作品,如发现有上述情况者将取消参赛和评选资格。

3)具有抄袭嫌疑,主题明显偏离科学意识、科学常识,以及内容明显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内容消极的作品将不被大赛接收。

4)作者要申明大赛组织机构拥有作品的使用权、适当编辑和发布权,可以将作品用于科普公益活动。

5)参赛作品一律提供电子稿,参赛者请自行备份。如电子文档出现任何问题,责任自付。

(三)竞赛报名

报名时间截止到20251130

方式:第一步:群报数小程序报名,第二步:加入QQ群。(两步都需完成,否则报名不成功)

1、群报数和QQ群信息:

1 群报数二维码       2 QQ群二维码

QQ群号:1055013962,群名称:盐工力学创新创意竞赛群(进群请按“班级-姓名”实名)

(四)微文提交方式和截止时间

参赛作品一律提交WORD电子稿,投稿邮箱:LXWWYCIT@126.com,截止时间为20251231日,以邮箱收稿时间为准

请在电子稿中微文标题的下方写清队名、所有参赛同学的姓名、学院、班级和手机号码。同时,请提供本队所有同学签名的论文独创性声明电子版

三、竞赛获奖

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根据参赛学生的实际得分,评出特、一、二等奖若干,其中特等奖10%,一等奖20%,二等奖40%。获奖者将获学校颁发的获奖证书。

四、竞赛联系人信息:

孔老师:13961946738

王老师:15851060692


盐城工学院教务处

20251031


附件1:力学科普微文写作要求

附件2:论文独创性声明


附件1

力学科普微文写作要求

一、微文题目

微文题目是论文全貌的集中体现,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命题必须确切、简明,题目应力求简单,也不应宽泛笼统,应能看出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主要问题。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副标题可另起一行,用破折号与题目隔开。题目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正文文字格式

正文是微文的主体,内容可因研究主题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可包括:问题描述、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见解和结论。

1.电子文档类型

论文电子文档同时提供Word文档和PDF矢量文件格式。

2.字体:

1)正文: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除引文和前面所述的某些外文符号外一律用正体,文字用横排;

2)一级标题(题目):二号宋体居中;二级标题(章):三号黑体居中;

3)三级标题(节):四号宋体(粗体)居左;四级标题(节内小节)居左:小四(黑体);

4)表格文字可用小五宋体或正文字体,居中(或居左)并整齐划一;表格名及图名用五号宋体,居中;

5)标点符号:单个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感叹号、破折号等)和成双的标点符号(如分号、括号)的后半部分不得放在行首,成双的标点符号前半个不得放在句末。

3.纸张尺寸和页码

A4纸张,上、下页边距2.54cm,左、右两侧页边距3.18cm

4. 数学、物理符号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



附件2

作者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全体作者进行的科普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所有作者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所有作者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全部作者签名:      

期: